首页     
游客,欢迎您  [登录] [免费注册][忘记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2014年种子行业简析
  •  2014年种子行业简析
  • 2015.02.08|  人气:904

         2014年种子行业简析,一共有10页,试读2页,联系右侧在线客服qq1257749646,只需50元,就可以拥有完整电子版本。

    温馨提示:当页面出现“文档载入异常,建议您刷新页面或者下载后查看”,这个提示说明已经超过了试读页数。


    二、市场规模

    随着种子商品化程度提高,我国种业市场快速升值,已经从2001年的20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约650亿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1。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种植户转而选择播种方便、价格较高的优质种子,我国种子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测算,我国商品种子市场规模在2015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780亿元和1,080亿元。


    行业内拥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公司最多时有8,700多家,目前有所减少但仍有超过6,000家,但最大的公司市场份额不到5%,行业前十名企业市场占有率不到20%,行业较为分散,集中度低。大多数公司经营规模小,没有市场竞争力,拥有“育、繁、推”一体化实力的公司不到100家,绝大多数公司没有品种权,只是“代繁”或者“经销”公司。

    行业内公司过多会导致市场混乱,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2011年颁布的新版《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就大幅提高了资本、人才方面的准入门槛,新政策也支持和鼓励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未来种子行业的经营将逐渐趋向于规模化、集中化。

    2000年,我国种子的平均商品化率不足30%,随着种子行业市场化步伐的推进,种子平均商品化率逐年提高,到2011年已超过40%,其中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主要是籼稻)、棉花、油菜等品种较高,而常规水稻(主要是粳稻)、小麦、大豆、蔬菜等商品化率比较低。尽管我国的种子商品化率在不断提升,但与世界70%的平均水平以及发达国家90%的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据测算,我国种业的商品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市场容量将增加3-5亿元。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设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商品化供种率达到80%以上,中国种子市场容量将会增加100-150亿。由于我国种子商品化率较低,农民还保有自留种的习惯,同时也由于大量低价低质种子的存在和套牌、倒卖种子行为的泛滥,我国种子价格整体偏低。目前国内玉米、水稻等杂交种子的种粮价格比大概在8-15:1左右,而小麦等非杂交种子则更低,远低于美国20-30:1的比例,种子费用在种植总成本中的比例仅有6%,与种子对农作物增产高达40%的贡献率严重不匹配。




    以上为该文档的一部分。


    联系在线客服qq1257749646,只需要50元,就可以获得《2014年种子行业简析》完整电子版本.

    如果您需要百度付费文档,联系客服可以帮您5折下载。






    客服中心
    帮忙找高难度文献qq1257749646

    有问题咨询我


    文献速递电话

    13613017332


    文献原文传递

    文献全文下载

    文献下载可以找我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