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焊接自动化装备行业分析报告,一共有22页,试读3页,联系右侧在线客服qq1257749646,只需200元,就可以拥有完整电子版本。
温馨提示:当页面出现“文档载入异常,建议您刷新页面或者下载后查看”,这个提示说明已经超过了试读页数。接着上面的部分内容:
二、行业监管体制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是焊接自动化装备制造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指导行业技术法规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中国焊接协会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焊机分会承担开展行业经济发展调研、参与制定行业规划、加强行业自律、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专业培训、重大科研项目推荐、开展质量管理、参与制定与修订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等方面的职能。
2、主要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
大力振兴自动化装备制造业是树立科学发展观,走新型装备制造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因此国家出台了诸多扶持和规范焊接自动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版)中将“智能焊接设备,激光焊接和切割、电子束焊接等高能束流焊割设备,搅拌摩擦、复合热源等焊接设备,数字化、大容量逆变焊接电源”列为鼓励类项目。
201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指出“重点开发为高端装备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撑的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技术”。
201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激光及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工艺,搅拌摩擦焊工艺,高精度及大厚度切割工艺,高效电弧焊工艺,等离子喷焊工艺,近净成形焊接新技术”等焊接工艺列为重点发展的6类基础制造工艺。
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加快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新型焊接设备与自动化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