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客,欢迎您  [登录] [免费注册][忘记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幽默是“修养”出来的
  • 幽默是“修养”出来的
  • 2014.11.10|  人气:801


        有的人说,幽默的确重要,但我天生嘴笨,不可能有风趣幽默的谈吐。幽默真是天生的吗?其实并非这样。既然幽默的谈吐是一个人思想意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那么提高说话的幽默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努力。

        第一,高尚的情操,乐观的人生观。

        “幽默属于乐观者;幽默属于生活中的强者。”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幽默的谈吐是建立在说话者思想健康、情趣高尚的基础之上的。它对人提出善意批评和规劝,它必然要求批评者有较深的思想境界和较高的涵养。一个心地狭窄、思想颓废的人不会是幽默的人,也不会有幽默感的。幽默者品德要高尚,要心胸开朗,对人充满热情。老一辈革命家、无数的哲人,他们在与人讲话、谈心时,言谈话语间时常流露出幽默感,使人感到分外热情、亲切,这当然与他们具有乐观的精神、高尚的情操息息相关。

        恩格斯曾经说过:“幽默是表明工人对自己的事业具有信心并且表示自己占有优势的标志。”

        有乐观的信念,才能对于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也可泰然处之。

        有一次,林肯在森林里遇到一位老太婆,她对林肯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一个人。”林肯笑了,说:“我倒不以为然,你却应当待在家里不出门啊!”

        这个故事,是林肯亲口给人们讲的。林肯的这番趣谈使听众前仰后合,又使人们觉得他是多么坚强、多么自信啊!他敢于面对现实,他敢于笑自己,是一个心地诚实的人。能够经受住历史长河的考验,这绝不是偶然的。

        说话幽默是一个人对待生活态度的反映,是对自身力量充满自信的表现。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前景充满希望,他才能发出由衷的笑声,即使暂时处于逆境,他们仍对生活充满信心,在生活中发掘幽默,用快乐来抚平生活留下的伤痕。而对于整天皱着眉头的人来说,生活充满了痛苦、绝望,快乐不过是幻觉,像这样的人,他们的谈吐还有什么幽默可言呢?

        著名的古希腊寓言家伊索出身于奴隶。有一次,主人派他进城去。半路上,他偶然遇到一位法官,法官严厉地盘问他:“你去哪儿?”

        “不知道。”伊索回答说。

        这样的回答使法官起了疑心,于是把他抓进监狱。

        “但是,要知道,我讲的全是实话。”伊索在狱中提出了抗议,“我确实不知会进入监狱。”

        法官听后笑了起来,把他释放了。

        伊索作为一个奴隶,被投入监狱,也实在是处于逆境了。但他仍然对生活充满乐观,发掘着生活中的幽默。因此他的《伊索寓言》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成为西方寓言的开端,它以数以百计的独立完整的一个个小寓言缀成。寓言的语言津津有味,形象生动有趣,宛如一只只小蜜蜂。

        第二,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一个人幽默的谈吐是同他的聪明才智紧密相连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丰富的文化知识。如果一个人对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的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等各种事情都有所了解和掌握,再加上有较强的驾驭语言能力,说话就容易生动、活泼和谐趣。遍观古今中外著名的幽默大师,往往又都是语言大师。幽默并不是矫揉做作,而是自然的流露。有人非常有见识,且深有感触地说:“我本无心讲笑话,笑话自然从口出。”其中的道理正说明了这一点。

        古今中外浩瀚的书海中,特别是在讽刺小说、喜剧剧本、笑话集和寓言等作品中,关于幽默语言的记述甚多,多多阅读些作品,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此外,还可以多欣赏些滑稽剧、相声等文艺节目,从而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因为,幽默是在广闻博见的基础上产生奇妙联想而涌现的语言,有时只需几句话就能说明许多问题。对实际事物、历史知识所知甚少的人,一向孤陋寡闻、离群索居或者深居简出的人是很难把话说幽默的,当然也就谈不上有幽默感了。

        另外,多读些短小的幽默作品也能受益匪浅。三国时魏人邯郸淳撰《笑林》三卷,为我国最古老的笑话专集,读来令人捧腹。其中一则:鲁国有个人拿着长竹竿进城门,起初他竖着拿,不能进入;后横着拿着,也不能进人,想不出计谋。过了会儿,有一位老人来,说:“我不是圣贤,但是见过的事很多了啊。为什么不从当中截断,进入城门?”于是就按照老人讲的截断竹竿。

        故事讽刺了那些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人,由于风趣包涵其中,多读类似作品定有好处。除要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外,还必须要有好的口才,能使言谈富于幽默感。

        第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

        反应迅速是幽默谈吐的特点之一。这就要求言谈者思维敏捷,又能善辩。然而,这些又是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事物的认真观察的结果,敏锐的观察力不仅是科学研究中必备的条件,也是产生幽默谈吐的重要因素。

        以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见长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在一次讲演中勇敢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对科学界极不公正的态度。他说:“科学这位‘灰姑娘’开始生起火来,打扫房间,准备餐食;而到头来人们给她的报答,只是把她叫作旧货,说她只配关心低级的利益。”

        他在60岁那年,怀着既沉重又难舍的心情辞去了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职务,他在一次讲话中说:“我的理智和良心已经向我指出,我已经无法完成这个会长职位的各项重大任务,所以我一分钟也不能干下去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痛心地讲完上述话语后,又不无谐趣地对朋友们说:“我刚刚宣读完了我去世的官方通告。”

        赫胥黎以拟人化的比喻,将教会和习惯势力摧残扼杀科学的狰狞面目揭示得淋漓尽致,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他又风趣幽默地将辞职演说叫作“官方通告”。这正是他自己复杂、痛苦内心的写照。科学家如果没有视物入木三分的观察力,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如此传神的话语来的。

        要把话说得幽默,要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能够把一个平凡的事物由里往外、由外往里看个透,一两句话就能把那讳莫如深的东西端出来。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来创造幽默,从人们所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创造出别人所不曾问津的东西。每个人都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切莫自己束缚自己。

        另外,一个人的幽默感与他的社会活动紧密相连,要使自己的语言幽默,最好的办法是向生活学习。中外无数的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文豪都是极富幽默感的人,而在我们的周围也不乏颇富幽默感的人,跟各行各业的人聊天,你会经常意外地发现他们运用语言和会话的才能。幽默,也是一种酵母,跟幽默的人在一起待长了,自己就会受到“传染”,我们要有意识地多接近幽默感强的人。通过接触与交谈,增强幽默感。

        第四,注意言语的健康、含蓄。

        说话幽默风趣,切忌出语油腔滑调或低级趣味。

        虽然我们不能苛刻地要求说出的语言都要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因为它是一种诙谐风趣的语言;但一定要健康,切莫庸俗、轻浮,也不能混同无聊的说笑。

        例如,有人嘲笑人家的生理缺陷,如口臭、汗脚等毛病。这是很不道德的;又如有的人又对男女之间的话题津津乐道,绘声绘色,以此哗众取宠,博得哈哈一笑。这样非但不能表现你的幽默,反而只能显示你自己的庸俗和浅薄。幽默的出发点应当是端正的,有利于团结和身心健康的。

        说话人含而不露的神情会增加幽默的效果,因此,谈吐宜含不宜露。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在说笑话之前,如果先把自己笑得前仰后俯,笑得透不过气来,怎么叫别人产生幽默之感?

        另外,幽默也不能过于深奥,应通俗易懂,否则使人家猜谜一样,百思不得其解,也达不到笑的效果。

        最后,再提一下,人们对新鲜东西才感兴趣。所以,即使是很幽默的话,讲了多遍也就会使人讨厌,因此,话应力求新颖,言人之未言,发人之未发。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认真从上述几方面来做,是一定能提高说话的幽默感的。




    客服中心
    帮忙找高难度文献qq1257749646

    有问题咨询我


    文献速递电话

    13613017332


    文献原文传递

    文献全文下载

    文献下载可以找我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