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在线客服,只需1.5元,就可以获得《《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精品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电子版本。
部分内容如下:
4 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建设自2008年开始启动,至2009年完成。依照校企合作教改方向,组建了多元化课程建设团队和教学团队。课程组成员包含企业与学校、本科与高职(专业基础)、本校与外校、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等各种组合,实现老中青结合、各学历层次结合;在课程规划上,通过对知识交叉的课程体系改革、多重思维训练的教学手段改革以及多种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改革,以“图”为核心,以实用为标准,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具体主要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改革。
4.1 课程体系的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机电工程系《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开发团队通过企业调研、岗位分析、专家论证后,对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作了系统的修改,通过整合、优化,使教学体系更为符合职业教育特色,内容选取也更为合理。
4.2 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典型零部件为载体,以完成生产中常用的减速器、齿轮油泵等及其典型零部件图纸的识读与绘制工作任务为主线,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整合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真实的生产过程将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设置为九个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分成若干个任务,从对减速器等机构的拆装、测绘等真实任务入手,引入完成任务必需的国家标准、制图技能等,按照轴套、轮盘、箱体等典型零件结构的复杂程度,从初始的抄画图纸,读绘简单零件图,到分组合作测绘,完成产品的全套图纸,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使学生掌握识读、绘制各种机械图样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