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主来说,引进人才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而人才的相助是为了企业主可以节省更多的精力
专注于企业的宏观管理。引进的人才还必须是企业主信得过的人,所以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任人唯贤,而不能任人唯亲。且要注意,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曾经有一家公司的老板,把重要的岗位都交给了自己的亲人管理,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又对个别应聘
者的能力和忠心产生了怀疑,但是苦于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而且岗位上又着急用人,所以老板决定留下
这位应聘者。
结果在后来的过程中,这位员工工作做得相当好,而且与同事的关系也非常好,就是有时候会对公司
提出一些意见,老板觉得这个人不踏实,不知道背地里是不是把公司的资料泄露出去了。于是,老板偷偷
地监控着员工们的电脑。不监控还好,一监控,老板的心都凉了。不仅那位员工经常抱怨老板不信任他,
其他员工也在QQ上、MSN上表示了对老板极大的不满。
终于在有一天,这位老板的某位同事发现了老板在私下对他们进行监控,自觉隐私受到了侵犯,于是
愤然辞职。紧接着,另外十几个员工也陆续离开了公司。直到最后,公司不得不重新招聘一批人进来。由
于人员进行了大换血,加之市场的不景气,不过一年,这家公司就散伙了。
其实,亲人并不一定就是亲信。一个人你要跟他相处,日子久了,你觉得他的思路跟你一样是正面的
,那你就应该可以信任他;你交给他的每一项重要工作,他都会做,这个人就可以做你的亲信。不要认为
亲戚才是自己的亲人,外人就一定会捣乱,如果抱有这样的态度,还不如一开始就全部用亲戚朋友,别去
外聘员工了,那样对别人也不公平,且对公司发展也不利。将来一定会有矛盾。华人首富李嘉诚就曾给我
们举了一个例子。
在长实公司高级管理层的少壮派中,有一位名叫周年茂的青年才俊。周年茂是长实的元老周千和的儿
子。也许会有很多人觉得李嘉诚重用周千和的儿子,是因为念及旧情照顾老臣的原因。
的确,周年茂在长实“高升”也有李嘉诚念及旧情的原因,李嘉诚是个很念旧的主人,为感谢老臣子
的犬马之劳,当然会有“爱屋及乌”的意思。但是实际上,周年茂的确很有才干。李嘉诚委以他重任的时
候,周年茂确实给长实作出了很多的贡献。
李嘉诚任用人才的原则是任人唯贤。李嘉诚少年时接受的教育是以儒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他的公
司内部,潜移默化带有儒教色彩。李嘉诚是个善于吸收新事物的人,又决不人云亦云,人爱我喜,对任何
事都有他独到的看法。他说:“我认为要像西方那样,有制度,比较进取,用两种方式来做,而不是全盘
西化或者全盘儒家。儒家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短处,儒家进取方面是不够的。”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般
人会采取家族式管理。但是李嘉诚常说:“唯亲是用,必损事业。”唯亲是用,是家族式管理的习惯做法
,这无疑表示对“外人”不信任。20世纪80年代,内地开放后,不少潮州老家的侄辈亲友,要求到李嘉诚
的公司做事,遭到他婉拒。在长实,有他的亲戚,更有他的老乡,他们都没因这层关系而获得任何照顾。
得到他重用和擢升的,大部分不是他的老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国人。“任人唯贤,知人善任,既严格
要求,又宽厚待人。”因此,李嘉诚绝对不是任人唯亲的老板。李嘉诚并不偏向于用什么人,而是从实际
需要出发,用最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人才。
据长实的职员说:“讲那样话的人(就是说周年茂是因为其父的荫庇才飞黄腾达),实在不了解我们
老细(老板),对碌碌无为之人,管他三亲六戚,老细一个都不要。年茂年纪虽轻,可是个叻仔(有本事
的青年)呀!”
周年茂还在学生时代,李嘉诚就把他作为长实未来的专业人士培养,与其父一道送他赴英专修法律。
周年茂回港即进长实,李嘉诚指定他为公司发言人。两年后的1983年即被选为长实董事,1985年后与其父
周千和一道被擢升为董事、副总经理。周年茂任此要职的年龄比霍建宁还小,才30出头。
周年茂任副总经理,是顶移居加拿大的盛颂声的缺——负责长实系的地产发展。茶果岭丽港城、蓝田
汇景花园、鸭月利洲海怡半岛、天水围的嘉湖花园等大型住宅屋村的发展,都是周年茂具体策划落实的。
周年茂肩负的责任比盛颂声还大。他不负众望,得到公司上下“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好评。
长实参与政府官地的拍卖,原本由李嘉诚一手包揽。现在同行和记者常能见到的长实代表,是一张文
质彬彬的年轻面孔——周年茂。只是金额巨大的项目,李超人才亲自出马。
周年茂外貌像书生,却有大将风范,临阵不乱。该竞该弃,都能较好地把握分寸,令李嘉诚感到放心
。
李嘉诚招进人才不拘一格,只要对公司的发展有帮助的人才,他都会尽力地招进。其实李嘉诚这样做
是想使自己的领导角色由管事型变成管人型。正如商场战场流行的一句话:“指挥千人不如指挥百人,指
挥百人不如指挥十人,指挥十人不如指挥一人。”指挥一人,就是抓某一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当然,对集
团的重大决策与事务,李嘉诚仍得亲力为之。
不过,重要的是他尊重及任用贤能。假如周年茂只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么,李嘉诚要答谢周千和
的方法有许多许多,简单地说,可以送他一笔钱,但决不可能拿自己的事业当儿戏。
李嘉诚得俊彦辅佐大业,得以从事无巨细一把抓的初级阶段解放出来,将精力专注于更大的事业上。
“指挥一人”的观念是用人的上乘法则,李嘉诚就是这样实践着的。“指挥一人”实施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其一是要有充分合用的人才;其二是要对人才的能力、人品充分了解;其三是自己要对管理的各个环节
充分了解,能准确判断目前情况是否正常,以便及时调控。达成这三条,非得长时间下工夫不可。
李嘉诚寻找人才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他把长江的地产发展交给周年茂,财务策划交给霍建
宁,楼宇销售则交给女将洪小莲。李嘉诚这样广交人才,就是从宏观上掌握企业的发展情况,指挥一人,
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宏观指挥,从而把握企业发展的大方向。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当你对一个人
进行正确判断后,一定要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当然在原则性的问题上,自己一定要亲自过问。只有这样,
企业才会聚集人气,越来越壮大。
上一篇:
荣誉就是正直的人的嫁妆
下一篇:
丢点宣传费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