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有成就的人就越懂得谦虚之道,他们纵然内中豪气干云,外里却永远是谦虚如初,虚心地待人处
世。
三国时,祢衡经孔融的推荐来到曹操麾下做事。曹操没有给他大官做,他就当面骂了曹操。不久曹操
大宴群臣,让祢衡打鼓,故意羞辱他。祢衡把身上衣服都脱光了,一边打鼓一边骂曹操和他手下的将士们
。曹操见他太高傲,就派他去向刘表招降,刘表见他太招摇,也使个借刀杀人之计,借黄祖之手把他杀掉
了。
曾有很多文章批评曹操心胸狭窄,其实曹操够大度的了。以前张绣杀了他的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但
是张绣来降时,曹操仍对他牵手相接;袁绍的文士陈琳在文章中骂了他曹操的祖宗八辈,但是抓住陈琳时
,曹操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责备他说,你骂我就好了,何必骂我祖宗呢。如此等等。可曹操就是容不下这个
祢衡。这不是曹操气量小,而是这个祢衡该杀。
祢衡千里迢迢来到曹操麾下,自然是想当官的。既有名利之心,那就得守尘世规矩,不能说脱就脱,
说骂就骂。祢衡在“击鼓骂曹”时,不仅把曹操骂了,还把曹操最器重的谋士荀彧、程昱,大将张辽、许
褚等骂成是只能充当贩夫走卒、记账员、吹鼓手的三流角色。可以想象,就算他真有才学、曹操大度可以
用他,荀彧、张辽等又怎能容忍他来做“同事”?曹操总不能为了他而把其他谋臣猛将忽略了,所以,祢
衡只能失败。
应该说,曹操没让张辽等人杀了祢衡,说明曹操还愿意观察他,给他个机会。于是派他去出使刘表处
,给他个表现真实本领的空间。可祢衡还是不了解上司对他的栽培,跑去把刘表也骂了——像这个四处得
罪人的角色,自然该死。
祢衡的悲剧产生,一则因为他太骄傲了。读过几本“子曰诗云”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其实在一个群
体中的人与人之间并无多大差别,祢衡就算真的很聪明,又能比荀彧、程昱等强上多少呢?二则因为他不
懂收敛。骄傲的人很多,但他们纵然失败了也不会闹到身死下场。
人人都在寻求自尊与被尊重,人人都在寻求身处优势地位的胜利感。人家曹操混了那么多年才做个丞
相,接受一下别人的恭维也是应该的。你小小的祢衡还没露两手本事就想人家曹操礼贤下士,那就太过分
了。你没官做,做小不点,就要懂得做小不点的规矩。谁不是跑龙套出身的?
是的,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认可,自己得露上两手本事来争取。可祢衡有吗,没有,一心钻进牛角尖
里去,只会叹自己水平太高,无人懂得欣赏。遇到不快之事,想脱就脱,想骂就骂,谅谁也是受不了的。
既有功名之心,就须放得下高傲之气,受得了委屈。无论身处哪个角色,都应如此。初入职场,所见
者是前辈、上司、老板,尽是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这时候要懂得尊重他们,从他们身上多学东西。纵然自
命不凡,他日能弯弓射日,当前也要隐忍在心底。
混得几年,成了熟手前辈,还是要懂得尊重他人。同一屋檐下,放眼所见皆是同事,尊重他们才能赢
得他们的尊重,相互亲近,大家都可安心做事。若锋芒展露,只会令人心生不服,处处与你为难,你就一
点好处也没有。
终有一天开创了自己的事业,那就更该懂得谦虚待人了。要笼络到一批有实力的人来为自己做事,就
要学会容忍别人的过失、冒犯甚至伤害,目的是让别人帮助自己成就大业。
可见,无论何时,谦虚都是做人的准则。
电视电影上不乏英雄,敢于发挥自己的风采,最后赢得事业成功,美人拜服。但那是电影,要塑造英
雄的。真实生活里,骄傲没有多少生存的空间。越是有成就的人就越懂得谦虚之道,颇得人们喜欢。
上一篇:
用行动代替争辩
下一篇:
爱人者,人亦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