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环保行业投资分析报告,一共有42页,试读5页,联系右侧在线客服qq1257749646,只需350元,就可以拥有完整电子版本。
温馨提示:当页面出现“文档载入异常,建议您刷新页面或者下载后查看”,这个提示说明已经超过了试读页数。
(2)“76号文”引领PPP兴起
除了以“混合所有制”为导向的制度创新外,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领域将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进一步对外开放,这一点在2014年9月出台的财政部76号文《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得以明确。
PPP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质是政府购买服务,而财政补贴要以项目运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从“补建设”向“补运营”逐步转变。
由此可见,PPP是一种较为广泛的合作理念,其目的在于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动力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此前已经应用较多的BOT模式可以视为一种简化版的PPP理念,主要应用于新建项目,但针对前期结构设计、项目识别、政府责任等方面均缺乏明确界定,使得对于投资人权益保证不够,这些在未来可能出台的PPP具体操作指南中或将得到进一步说明(例如政府付费必须纳入预算管理等)。而在具体项目运作模式上亦将更加多元化,除了有望显著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的BOT、TOT模式外,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高以及存量设施的真实达标效果愈发受到重视,预计未来O&M、ROT等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有望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技术与资本也将得到越来越紧密的结合。
在此背景下,近期我们已经看到多个省市陆续推出PPP示范项目清单,例如:
2014年6月,甘肃省首批推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的100个项目,涵盖综合交通设施、水利工程、电源电网、工业及资源开发、市政公用设施、社会事业、文体旅游、生态环保等方面,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以合资、独资、参股、特许经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参与建设及营运。
2014年7月,北京市提出对具备一定经营条件的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打破垄断,开放市场,推出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综合交通枢纽、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和镇域供热等6个领域126个项目,总投资3,380亿元,拟引进社会资本1,300亿元。其中,首期启动6个领域27个市场化试点项目,包括地铁14号线、郑王坟再生水厂等项目,总投资约1,620亿元,拟引进社会投资约680亿元。
以上为该文档的一部分。
联系在线客服qq1257749646,只需要350元,就可以获得《2015年环保行业投资分析报告》完整电子版本.